四川先锋网
网站首页 前沿动态 社情民意 乡村振兴 群众路线 时代先锋 先锋观察 组工建设 教育之声 先锋评论 今日关注 党建之声 本网聚焦

柔肩撑起家 山花映孝心 ——记四川省华蓥市唐氏山门口村孝老爱亲模范唐晓萍

更新时间:2025-07-29 浏览量:

【核心导读】唐晓萍,1971年出身于四川省华蓥市禄市镇山门口村。华蓥市唐氏文化研究会、爱心互助会、家教委员会联合评选为“孝老爱亲模范”。

 

山脚下的铿锵玫瑰。每个人都是汪洋中的一滴水,青春激昂中荡起的那朵浪花,就是她人生中最美的光华。她叫唐晓萍,1971年出身于华蓥市禄市镇山门口村。她用女性本弱的身体,特有的家人亲情和慈爱,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中华民族的勤劳、善良、坚韧不拨、尊老爱幼;用坚强、孝道、大爱,诠释了家和万事兴的真谛,她用真情演绎出的鲜为人知的故事被左邻右舍们在田间地头、茶余饭后争相传播、传扬、传颂,被人们亲切地称呼为盛开在山脚下的铿锵玫瑰!
      命运多舛见真情。女人是一个家庭最好的风水,也是这个家庭是否幸福快乐的源泉。但是,明天和意外不知道究竟哪个先来。1993年,22岁的唐晓萍经人介绍下嫁到大山深处的华蓥市红岩乡红岩村三组。与山里青年袁万春结婚组建家庭前夕,婆家未成年妹妹在一次劳作中意外身亡,让婆婆精神恍惚,痛不欲生,还未走出失去爱女的阴影,婆家弟弟于1998年外出务工又多年音讯全无,公婆为此茶饭不思,相继病倒家中,为原本生活拮据的家庭雪上添霜,唐晓萍并没有因此而抱怨,而是默默地与丈夫一道挑起了家庭生活的重担。白天下地劳作,饲养家禽,或打零工挣钱给公婆治病。夜间侍候公婆,熬汤喂药,端茶递水,陪伴聊天,来排解公婆对女儿的思念和对小儿子的挂念。在公婆生病的几年里,从未因缺钱而断药。看着劳累辛苦的儿媳和可爱的孙女,公婆慢慢解开了心结,病也好了许多。尽管生活多磨难,却铸就了她内心的强大。晓萍始终牢记着父母的话:尽管生活有众多不如意,必须还得继续,明天的太阳依旧会从东方升起。她每天重复着田间地头,家庭副业,闲下打零工挣钱,一点不闲的侍候照顾着公婆和孩子。看着慢慢长大的孩子,望着自己精心照顾的公婆身,身心、身体健康逐渐恢复,心情变好,想着自己付出的回报,诠释了中国女性的勤劳和坚韧。
      绝境之中见曙光。经过自己与家人不懈的努力,经济收入增加、生活条件逐步得到了改善。娘家父母的衰老和膳养,又摆上了生活议程。生为唐家仅有四个女儿的娘家,又是袁家长媳的唐晓萍,用无私无声的行动起到了很好的模范带头作用。权衡红岩山上与禄市坝下的生活环境,她便与丈夫商量,决定带着公婆从山上搬到山门口村的娘家,将四位老人安置在一起,共同生活,方便照顾。期间,夫妻生活的压力无形加大,担子更重了。为贴补家用,丈夫没日没夜地耕耘在汽车上。在一次运输材料时突然遭遇严重车祸,导致胸腔积血、颅脑损伤严重,她立即找车将丈夫送进市人民医院进行手术抢救。望着抢救室外的亲朋好友和年迈的双方父母,晓萍只能擦干眼泪,强颜安慰着四位老人,四处奔走,借来了救急手术费。通过及时的救治,让丈夫脱离了生命危险,可后续高昂的治疗费,让她医院、家庭两点一线,往来奔波,通过自己的东拉西借,筹足了几个月住院治疗费。在丈夫住院期间,衣不解带,无微不致照顾,并兼顾四位老人及孩子,省吃俭用,苛克自己,绝大部分的主食是靠馒头充饥,解决温饱,把身上的每一分钱都用在了刀刃上,让丈夫的身体、身心健康得到了快速的恢复。
       孝心化雨润桑梓。一个人做一件小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坚持从小事做起,这些小事也就成了生活中的大事。三十多年的时光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唐晓萍始终如一的坚持着,把一生中最美的时光奉献给了双方父母,奉献给了家人、亲人。晓萍时常对身边的朋友说:多陪老人说说话,听听唠叨,对我们大有好处。老人的心思就是想与子孙辈多点相处的时间,多一些相聚的时光。唐晓萍对老人的初心和真情,不仅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她每个月都要召集孩子们回来,聚集老人身边,让他(她)们时刻感受到子孙满堂,子孙同乐的快乐时光!2025年清明节前夕,晓萍八十七岁的娘家老父亲就是在子孙绕膝的幸福时光里安然离世的。她不仅用孝道回报养育之恩的父母和公婆,还用自己的善良、善行,无私帮助关爱其他弱势群体,常伸援助之手,不计回报,帮助邻里留守老人播种、收割,谁家有事,出力在前,以无私善良的情怀回馈乡邻、回馈社会,受到了左邻右舍的一致好评!
      山花烂漫时。如今的唐晓萍,依然保持着清晨五点劳作的习惯。她的故事在华蓥山麓口耳相传,化作华蓥唐氏好女儿评选的标杆,成为家风建设的鲜活教材,2023年被华蓥市唐氏文化研究会、爱心互助会、家教委员会联合评选为“孝老爱亲模范”,并进行了公开表彰。当人们问及坚守的动力,她望向屋后那片竹林:“竹子懂得向下扎根,才能向上生长。孝道这棵树,也要用心血来浇灌啊!”

文章来源:四川先锋发布 文章作者:华蓥市唐氏文化研究会

上一篇:打好引育“组合拳” 激活“人才引擎”动能——达川区卫健局多举措推进人才引育

下一篇:达州市达川生态环境局积极开展“‘八五’普法达州行”主题宣传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