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山州宁南县:多措并举提升过渡期驻村帮扶工作质效
更新时间:2025-07-30
浏览量:
今年以来,宁南县聚焦过渡期收官,压实工作职责、提升帮扶质效、激发干事动能,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底线,有力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压紧压实工作职责。坚持多向发力、齐抓共管,将责任压力精准传导至每一名驻村干部。一是强化组织领导。严格落实“五级书记”抓工作机制,县委书记当好“一线总指挥”,分管县领导盯着抓、抓具体,13个镇、79个村党组织书记牵头做好本辖区内工作,78个帮扶单位深入参与、有力支持、协同配合,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履职尽责,各县级部门提前研究过渡期后常态化帮扶政策。二是落实承诺践诺。各驻村工作队紧扣“三保障”和产业帮扶、就业帮扶、消费帮扶、小额信贷、兜底帮扶等,研究制定3至5项民生实事内容,共推动落实帮扶资金4990余万元、各类项目100余个、谋划并推进好事实事550余件。三是实行脱产驻村。驻村干部驻村期间党组织关系接转到村,帮扶单位不得安排驻村干部承担本单位业务工作。县委组织部、县农业农村局和镇党委通过随机性暗访,及时掌握驻村干部到岗到位情况,做到人在岗、心在村、事在办。
持续提升帮扶质效。坚持增强本领与感恩教育相结合,让脱贫成色更足、底色更亮。一是抓实培训提能。围绕第一书记4项职责,按“缺什么、补什么”要求,通过集中学习、个人自学等形式,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有效衔接等各项政策精神,对驻村干部全覆盖培训3天以上,并闭卷测试,对不合格的重新测试,切实提高理论修养。二是总结经验成效。组织31个脱贫村开展现场交流和观摩学习12场次,采取“书记”讲给“书记”听、“书记”跟着“书记”学等方式,推动驻村工作队分享先进经验、交流工作方法、相互学习借鉴。开展“振兴路上写答卷—我的驻村帮扶故事”征文活动,向四川党建网等荐稿20件,广泛宣传报道,展现驻村干部良好精神面貌。三是开展感恩教育。由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牵头,在春节、火把节、彝历新年等节点,以群众坝坝会、“村晚”等形式,组织老党员、脱贫户等开展宣讲活动31场次,通过榜样故事讲奋斗、实地对比看变化、政策宣讲惠民生,让群众深刻感知“好日子从哪里来”“致富还要思源”,推动感恩意识转换为听党话、跟党走的实际行动。
严管厚爱激发动能。坚持“严管”与“厚爱”并重,建立全方位保障体系。一是强化待遇保障。进一步加强驻村工作力量经费保障,县财政统筹为第一书记落实驻村工作经费、生活补助240余万元,全覆盖为驻村帮扶干部办理每人每年不低于100万元的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兑现慰问金、津贴补贴等,让干部无“后顾之忧”。二是开展谈心谈话。实行乡镇党委书记每年与驻村干部谈话2次以上,县委组织部分管副部长与驻村干部全覆盖谈话1次,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与驻村干部集体谈话1次的“三必谈”制度,帮助解决生活工作等实际困难104件次,今年以来调整轮换驻村干部5名。三是强化关心激励。严格落实“六个优先”,松新镇碧窝村获评全国文明村镇,11个脱贫村获评省州级乡村振兴示范村,3个脱贫村获评省州级先进党组织,先后提拔重用驻村干部11名,晋职晋级26名,获得县记功、嘉奖73名,8名同志获省级、州级优秀表扬。
上一篇:达州市大竹生态环境局与梁平生态环境局开展铜钵河流域联合检查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