痔疮,你必须了解的知识
更新时间:2023-04-24
浏览量:
痔疮,又称作痔或是痔病,是一种比较常见的肛肠科慢性疾病,这种疾病会发生在任何年龄段,其中20-40岁最为常见,且会伴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病的可能性逐渐提高。痔疮本身是一种发病率极高的疾病,且近些年来,伴随着社会节奏的不断加快和社会压力的普遍增长,仍然有着逐渐增长的趋势。那么痔疮是怎么产生的?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又应当如何预防痔疮呢?接下来本文将带大家了解那些关于痔疮你必须知道的知识。
1.痔疮的分类
一般来说,痔疮可以根据类型分为内痔、外痔和混合痔三类。其中内痔根据病程发展和严重程度可以分为四期。在一期的时候患者往往没有痛苦,主要症状之便血、分泌物增多和发痒。二期的主要症状为排便时痔随着排便脱出,但此时仍然能够自行收纳。而内痔发展到三期时,内痔会伴随着排便脱出肛门,且无法再自行收回,患者必须用手托回。内痔发展到四期,则痔脱出肛门无法再收纳。不仅会对患者的日常生活带来严重的不便,同时长期的便血也会导致患者出现贫血。一旦痔疮坏死或严重感染的甚至有可能引起全身感染。而外痔根据类型可以分为四种,即血栓外痔、炎性外痔、静脉曲张型外痔、和结缔组织外痔。血栓外痔往往发病突然其疼痛剧烈,有明显的坠胀和不适感,肛门旁可以看到明显的肿物隆起,接触时疼痛明显。炎性外痔则一般是由肛门边缘的皮肤感染或是受到损伤引起的,以肛门疼痛为主要症状,在排便的时候肛门疼痛会进一步加剧,肛门旁可见隆起肿物,有时还会导致全身不适和发热。静脉曲张型外痔一般为肛门边缘隆起的椭圆形,触感柔软且不会引发疼痛,但在用力排便时能够看见暗紫色的肿块。而结缔组织型外痔则主要表现为肛门边缘皮肤皱襞变大,形成形状不同,大小不一的皮赘。而混合痔则指的是兼有内痔和外痔双重特征的病变。
2.痔疮的成因
作为一种发病率相当高的常见疾病,痔疮形成的原因也相对较多。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有以下几种:首先是大便习惯不良,当下许多人喜欢在排便的时候玩手机,从而造成大便时间的延长,并导致肛门盲肠内淤血,最终引发痔疮。同样的大便用力过猛也会导致盲肠肛门的负担并造成淤血。其次是饮食原因,饮食在痔疮发病的原因中占的比例相当大,长期的饮食不规律和暴饮暴食,都会影响粪便的生成和成份,并更进一步导致肛门盲肠疾病。而长期饮酒或辛辣饮食,则会刺激消化道黏膜、造成结肠功能紊乱,从而提升患上痔疮的可能性。最后,不良的个人生活习惯也是导致痔疮的发病的重要因素之一,比如部分人出于职业的原因需要长时间久坐,从而导致血液回流不畅,并引发痔疮。
3.得了痔疮怎么办?
一般来说痔疮的危害性并不大,只有在病程发展到晚期或是痔疮体积很大的时候需要通过手术治疗,其他情况下通常以药物治疗和家庭治疗为主。在这里我们着重讨论患者的日常治疗。首先,痔疮患者一定要调节饮食,在治疗期间禁止饮酒,同时也要避免食用辛辣刺激的食物,以免对肛肠造成更进一步的伤害。患者也要充分调整饮食结构,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新鲜蔬菜和粗粮,以确保自身的大便通畅。同时患者也可以多摄入的质地较软、容易消化或是具有润肠作用的食物,如菠菜、香蕉、梨等等。如果痔疮久治不愈且患者体质较差,则应当适当地摄入一些滋补性食品,如桂圆、红枣、百合和牛奶等。其次,痔疮患者要注意肛门清洁,肛门作为人体的排泄通道容易滋生细菌并进一步诱发感染。在清洁时避免选择淋浴和过度搓洗,最好是选择温水坐浴,将肛门完全浸泡在温水中。以这种方式不仅能够有效地清洁肛门,同时也能促进肛门的血液循环,从而使症状得到改善。当然最重要的还是我们要对痔疮有科学客观的认识,一旦发现或确诊要及时就医,避小病变成大病并造成严重的后果。
4.痔疮的预防方法
在痔疮的预防上,目前最佳的预防方法有以下几种,首先是要纠正自身的排便习惯,排便时长最好控制在三分钟以内,同时排便的过程中也要避免用力过度。如果大便干燥或是便秘,则应当调整自身的饮食结构,增加果蔬的摄入比例,同时控制饮食的重量,从而确保大便的通畅。对于一些久坐人士的孕妇而言,加强体育锻炼也是预防痔疮的重要方式之一,可以在上午和下午有规律地进行提肛运动,促进肛门的血液循环。最后是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对自身的个人卫生,勤洗澡,勤换内裤,避免细菌感染引发的肛肠疾病。
以上就是关于痔疮我们所需要了解的知识,痔疮是一种非常常见,且前期危害小的疾病,但发展到晚期仍然可能产生比较严重的后果,因此我们还是要客观科学地看待这种疾病,一旦发现要积极治疗,绝对不能轻视或是拖延。
上一篇:大竹县川主乡:党建引领产业盛 金槐宝树正成林
下一篇:达川区百节镇成功举办“感党恩,跟党走,逐梦新征程”主题演讲比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