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为民宗旨,厚植为民情怀
更新时间:2024-06-03
浏览量:
“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党员干部应该时刻保持与人民群众的紧密联系,不断增强群众观念和服务意识,努力成为他们的贴心人、知心人、领路人,才能更好地汇聚广大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共同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向前发展。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党员干部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始终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党员干部应当时刻关注人民群众最关心、最迫切的问题,尽最大努力解决这些问题,让群众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和温暖。
深入群众,体察民情。党员干部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切实增强群众观念,时刻关注群众的冷暖疾苦。通过实地走访、调研座谈等方式,全面了解群众的所思所想所盼,真正做到知民情、解民忧、暖民心。正如《尚书》中所言:“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党员干部要始终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努力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倾听民意,汇聚民智。党员干部要畅通民意表达渠道,广泛听取群众意见,虚心接受群众监督。通过设立意见箱、开展问卷调查、举办听证会等形式,让群众的声音能够及时、准确地传达到决策层。同时,党员干部要善于从群众的创造性实践中汲取智慧,将群众的好经验、好做法上升为政策制度,推动工作不断创新发展。正如《荀子》中所说:“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党员干部要时刻牢记这一警训,始终保持与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能够深入人心、落地生根。
服务群众,解决民难。党员干部要把服务群众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切实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要不断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提高公共服务水平,确保群众基本生活需求得到满足。同时,要关注弱势群体,加大帮扶力度,让他们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正如《孟子》中所言:“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党员干部要时刻把群众的冷暖放在心上,用实际行动赢得群众的信任和拥护。(覃瑶)
上一篇:练就“三气”,争做开路先锋
下一篇:坚守忠诚之魂,永葆清正廉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