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三力”并举强作风建设之基
更新时间:2025-08-11
浏览量:
作风建设,关乎党的形象与人心向背,关乎国家兴衰与事业成败。在新时代征程中,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需以思想引领“铸魂”、制度约束“固本”、监督震慑“亮剑”,源头夯实作风建设根基。
思想铸魂,厚植作风建设根基
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是作风建设的源头活水,作风的滑坡,往往始于对自己的“网开一面”。有的干部台上讲廉洁自律头头是道,台下却把“不拘小节”当人生信条,收一点“土特产”觉得是人情难却,办一次“超标宴”认为无关痛痒。这些现象警示我们,必须加强对党员干部的思想教育,系统组织廉政专题研讨班、警示教育现场会等活动,使其从思想深处深刻认识到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重要性和严肃性,不把“红线”当“虚线”,不把“警示”当“故事”。
制度固本,织密作风建设笼子
小智治事,中智治人,大智立法。作风建设重在明晰制度规范,使党员干部有所遵循。随着时代发展变化,各项制度亟需健全完善,否则就会给违规行为留下可乘之机。比如,街道小微权力运行等易出问题的环节,制度不够细化,存在审批流程不规范、监管责任不明确等问题,导致监管存在漏洞。通过制定“一事一议”的操作规范,以制度明晰路在哪、界在哪,确保每个岗位、每项工作都有章可循,真正从源头减少“跑偏”“越界”的可能。
监督亮剑,筑牢作风建设堤坝
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作风问题的顽固性,决定了必须抓常、抓细、抓长。从电子红包替代现金送礼,快递到家规避当面收受风险等,“四风”穿上新马甲,很大一部分原因来源于开展时“疾风骤雨”、结束后“风平浪静”的运动式整治,长期以往的一阵风治理,不免会成为作风建设的拦路虎。对于触碰红线者,无论是领导干部还是普通党员,无论是“显性违纪”还是“隐性变异”,都要一查到底,让违规必受罚成为铁律,让“暗箱操作”无所遁形。同时,还需防患于未然,及时纠正纠偏苗头性、倾向性问题,从个案中找共性,让清风常吹在廉洁阵地的最前沿。(作者:李倩倩)
上一篇:巧饰“边角料”,实现城市颜值与品质双提升
下一篇:让“硬杠杠”成为优良党风的“压舱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