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先锋网
网站首页 前沿动态 社情民意 乡村振兴 群众路线 时代先锋 先锋观察 组工建设 教育之声 先锋评论 今日关注 党建之声 本网聚焦

纠治“三拍”干部 算好“秋后账”

更新时间:2025-08-15 浏览量:

8月12日,《人民日报》刊发评论《警惕“三拍”干部背后的政绩冲动》,直指个别干部“拍脑袋决策、拍胸脯保证、拍屁股走人”的现象。习近平总书记也曾明确指出:“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也要解决不懂装懂、自以为是的问题,防止出现拍胸脯、拍脑瓜、拍屁股的‘三拍’干部。”这一警示振聋发聩,直击干部作风之弊。
    “三拍”干部,看似作风问题,实则根子在政绩观扭曲、责任心缺失。他们热衷于搞华而不实的“政绩工程”“形象工程”,口号喊得震天响,结果却是“空对空”,脱离实际、违背规律。最终,问题成堆、民怨沸腾,他们却拍拍屁股走人,留下一地鸡毛。
      这种行为,不仅浪费国家资源、阻碍地方发展,更严重损害党和政府的公信力,寒了老百姓的心。“拍脑袋”决策,是“三拍”干部的典型特征,这些干部习惯闭门造车,不调研、不问计于民、不尊重专业意见,仅凭主观臆断就做出重大决策,他们以为自己“脑袋灵光”,却忘了民情民意才是政策的“源头活水”。没有深入一线的摸爬滚打,再“聪明”的点子也难逃脱离实际的命运,最终只能是劳民伤财、贻误发展。
      而“拍胸脯”蛮干,则是其盲目自信的体现。他们为了一时政绩,盲目上马“大项目”“大蓝图”,信誓旦旦保证“没问题”,实则缺乏科学论证和风险评估,一旦项目失败、问题暴露,便推诿塞责、一走了之,把烂摊子留给后任和群众。这种“前人砍树,后人遭殃”的短视行为,是对历史、对人民的极大不负责任。
    “三拍”干部之所以时有发生,关键在于问责机制不健全,导致“拍屁股走人”成本太低。要纠治这一顽疾,就必须要算好“秋后账”,让追责问责长出“牙齿”。
      首先,要算清经济损失账。对“三拍”干部留下的“烂尾工程”“半拉子项目”,必须逐项评估、逐笔清算,明确损失数额,让责任人明白:任性决策,代价高昂;其次,要算好公信力账。一个失信的承诺、一个废弃的工程,都是党和政府脸上的“伤疤”,必须通过严肃追责,让干部深刻认识到,损害公信力的行为,比经济损失更严重;最后,要深挖腐败账。“政绩工程”背后,往往隐藏着利益输送、权钱交易,对“三拍”干部的追责,不能止于作风批评,更要顺藤摸瓜,彻查其背后可能存在的腐败问题,依法依规从严处理,让其为自己的行为付出应有代价。
    “善除害者察其本,善理疾者绝其源。”纠治“三拍”干部,既要靠完善科学决策机制,强化调研论证、民主参与和风险评估;更要健全终身追责制度,做到“离任不等于免责,走人不等于过关”。唯有如此,才能倒逼党员干部们从“拍脑袋”转向“接地气”,从“拍胸脯”回归“干实事”,从“拍屁股走人”变为“对历史负责”。让科学决策、务实担当蔚然成风,真正实现“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境界,以经得起历史和人民检验的实绩,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持久动力。(作者:高姗) 

文章来源:四川先锋发布 文章作者:

上一篇:从《浪浪山小妖怪》看青年干部的成长之路

下一篇:胜利荣光映千秋 “两德”精神铸脊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