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地制宜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应该把握好三重关系
更新时间:2025-07-21
浏览量:
在因地制宜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过程中,精准把握分散与集中、当下与长远、强村与富民的三重关系,是破解发展难题、激发乡村活力的关键。这三重关系相互交织、辩证统一,需要结合各地实际灵活施策,方能实现村集体经济可持续发展、村民持续增收。
把握好分散与集中的关系。在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过程中,每个村的地理位置、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市场需求都不尽相同,需要正确处理规模效应与特色化发展之间的关系。在充分调研论证基础上,搞清楚哪些村适合自主发展特色产业,哪些村适合区域统筹发展。既要深入挖掘各村最具潜力的独特资源,把每个村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发展具有鲜明辨识度和市场竞争力的集体经济项目,形成多元化产业格局,避免“千村一面”,增强单个村集体经济在复杂市场环境中的抗风险能力;又要在尊重各村意愿和利益的前提下,对具有共性、需要规模支撑村集体经济项目进行整合,把分散的土地、资金、闲置资产等进行集中盘活,形成规模、打造品牌,防止同质竞争和碎片化发展。
把握好当下与长远的关系。在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过程中,要坚持“低头拉车”抓收益与“抬头看路”谋长远相结合,处理好短期生存压力与长期发展潜力之间的关系,实现显性政绩与隐性政绩有机统一。既要选择一些投资周期相对较短、见效较快的项目,确保集体有稳定的经营性收入来源,满足基本运转和初期分红需求;又要坚持正确政绩观和高质量发展,摒弃“唯GDP”、“唯速度”观念,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贯穿发展全过程,注重提升产品和服务附加值,优化产业结构,提升管理水平和经营效率,增强村集体经济的持续“造血功能”。
把握好强村与富民的关系。在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过程中,关键是构建“集体增收”与“村民致富”的利益共同体,在强村与富民的良性互动中共享发展成果。既要因地制宜、分层分类大力发展村集体经济,把“蛋糕”做大,让集体经济组织成为产业发展的引领者;又要正确处理好集体经济增长与利益共享之间的关系,优先发展那些能广泛吸纳本地农民就业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和培育能有效带动农户发展种植养殖业的企业,优化利益分配方式,建立公平、透明、合理的多元利益分配机制,真正让“强村”与“富民”形成相互促进的闭环。(作者:张建平)
上一篇:调研破浪:青年干部的实践航程
下一篇:以高质量发展之姿,书写“十四五”青春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