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先锋网
网站首页 前沿动态 社情民意 乡村振兴 群众路线 时代先锋 先锋观察 组工建设 教育之声 先锋评论 今日关注 党建之声 本网聚焦

赓续伟大抗战精神 汲取奋进力量

更新时间:2025-07-29 浏览量:

2025 年,我们迎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80 周年。八十载岁月流转,伟大的抗战精神穿越历史烟云,如不灭火炬在民族记忆的长河中熠熠生辉,始终为我们在复兴道路上砥砺前行注入不竭动力。站在新的历史坐标点,深刻体悟抗战精神的核心意蕴,从中汲取澎湃的奋进力量,是我们在新时代续写辉煌篇章的必然要求。

赓续伟大抗战精神,首要在于厚植矢志不渝的爱国情怀,让红色基因永续传承。回望山河破碎、国难当头的年代,无数中华儿女怀揣着对祖国的赤诚热爱,挺身而出。东北抗联“八女投江”的壮烈,以年轻生命谱写“宁可站着死,绝不跪着生”的巾帼忠魂,那是捍卫民族尊严的集体宣言;赵尚志 “死也要死在东北抗日战场上”,彰显出对这片土地的深沉眷恋;八路军副总参谋长左权将军“名将以身殉国家,愿拼热血卫吾华”的誓言,至今回响在太行山间。这些荡气回肠的史诗,共同熔铸了抗战精神中坚不可摧的爱国内核。吾辈当以这些英雄为榜样,主动传承红色基因,把坚定理想信念作为终身课题,不断夯实理论根基、强化精神支柱、把准前进航向,自觉将“四个意识”融入血脉、“四个自信”刻入骨髓、“两个维护”践于行动,让爱国情怀在心中深深扎根。

赓续伟大抗战精神,核心在于坚守念兹在兹的为民初心,筑牢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抗战的胜利,本质是人民的胜利。军民同心、守望相助是克敌制胜的基石。这份力量,在国际友人白求恩大夫身上得到生动彰显——他放弃优渥生活,深入晋察冀前线,其“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正是超越国界、服务人民的大爱典范。这力量更深深扎根于千千万万普通民众之中。在海南岛的琼崖抗日根据地,面对日寇的严密封锁和“蚕食”“扫荡”,群众与抗日将士生死相依,用生命掩护伤员,传递情报,共同谱写了“二十三年红旗不倒”的壮歌。这些跨越时空的印记无声诉说着一个颠扑不破的真理:人民是真正的铜墙铁壁,赢得人民的衷心拥护和支持,是我们事业无往不胜的力量源泉。广大党员干部要始终牢记为民初心,涵养 “一枝一叶总关情” 的爱民之心,走进乡村田野、生产车间、屋场院坝,了解群众的急难愁盼,用实干和奉献取信于民,在与人民群众的紧密联系中汲取前进的力量。

赓续伟大抗战精神,关键在于淬炼闯关夺隘的拼搏意志,在时代大考中展现新担当新作为。面对敌强我弱、缺衣少粮的极端困境,先烈们凭借钢铁意志和必胜信念,谱写了惊天地泣鬼神的壮歌。淞沪会战中,姚子青营500官兵死守宝山孤城七昼夜,面对海陆空猛攻,全员殉国,践行了“一息尚存,阵地永存”的钢铁誓言;东北抗联将士在零下三四十度严寒中,以“火烤胸前暖,风吹背后寒”的顽强对抗强敌。这些用血肉之躯铸就的丰碑,无不昭示着:在民族存亡的危急关头,唯有以命相搏、血战到底的顽强意志,方能扭转乾坤,创造奇迹。当前,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民族复兴进入关键阶段。传承先烈遗志,就是要将这份“越是艰难越向前”的斗争精神融入血脉。唯有以“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闯劲,“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胆魄,在风高浪急中练就硬脊梁、铁肩膀、真本事,方能不负时代重托,在强国复兴的宏图伟业中闯出新天地。(作者:唐嘉倪)

文章来源:四川先锋发布 文章作者:

上一篇:激活基层治理 提升社会和谐

下一篇:莫让“毕业心态”消解学习教育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