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先锋网
网站首页 前沿动态 社情民意 乡村振兴 群众路线 时代先锋 先锋观察 组工建设 教育之声 先锋评论 今日关注 党建之声 本网聚焦

党员干部用“身体密码”守护汛期安全

更新时间:2025-08-01 浏览量:

6月15日凌晨,广东茂名信宜市贵子镇中和村干部刘名芳在巡查中及时发现并上报异常。村镇各级干部立即行动,在两小时内转移57名村民,成功避开一小时后发生的山体滑坡,实现了“零伤亡”。20日,中共茂名市委授予刘名芳“茂名市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授予信宜市贵子镇中和村党支部“茂名市先进基层党组织”,央视“点名”表扬。

汛期安全,是生命线,也是“底线”,当前正处于“七上八下”防汛关键期,全国多处强降雨引发洪水暴发、山体滑坡、路基塌陷等一系列灾害,威胁着群众的生命安全。在这场与风雨的较量中,党员干部更需要善用“身体密码”,锤炼好“三种能力”才成为群众身边最坚实的依靠。

党员干部要有“千里眼”。善于从细微处发现隐患,从苗头中预判风险,紧紧盯着气象数据、监测报表,望向田间地头的排水沟、老旧房屋的承重墙——于细微处见端倪,于寻常中识隐患,把预警的视角看到每个风险角落,让“早发现、早处置”的防线向前再向前,为防汛减灾争取到最宝贵的应对时间,才能在第一时间触发防汛减灾的“预警雷达”。

党员干部要练好“脚底板”。从山区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到平原的低洼村落,从河道堤坝到老旧房屋,排查隐患、逐户走访、加固河堤、清排水沟……这些看似琐碎的“跑腿”,是对党员干部“脚底板”的考验,用脚步丈量隐患,用值守筑牢防线,哪里有风险就往哪里去,哪里有需要就守在哪里,基层防汛就是要一次次“上门提醒”“现场处置”,才能让防汛减灾的“安全网”越织越密,让“脚底板”成为汛期安全的“探测仪”。

党员干部还要有“铁肩膀”。当洪水漫过道路、山体出现滑坡,需要党员干部第一时间冲锋在前。在灾害点处设立标识,保障村民安全;协调设备,清理淤泥杂物,筑牢交通安全防线;深入田间地头和农户家中,排查受损情况,认真做好登记、上报工作,积极采取措施帮助群众减少损失……在群众最需要的时候,党员干部要用“我先上”的担当,筑起抵御风险的“人肉堤坝”。在关键时刻用“顶得上”的行动力,成为应急处置的“主心骨”。

防汛减灾的战场,从来不是单打独斗。党员干部要坚守“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信念,形成各部门协同作战合力,让“三种能力”成为从基层升腾的力量,让我们在每次风雨来袭时,都能牢牢守住“安全底线”,护得一方百姓周全。(作者:李雪)

文章来源:四川先锋发布 文章作者:

上一篇:在风雨大考中彰显组织伟力

下一篇:“汛”速出击 争当群众守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