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汛”速出击 争当群众守护人
更新时间:2025-08-01
浏览量:
近日,中共中央组织部印发通知,就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在防汛抢险救灾中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广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提出要求。当前我国正处在"七下八上"防汛关键期,越到紧要关头,越需要各级领导干部时刻紧绷防汛抢险救灾这根弦。防灾就是责任,汛情就是命令。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全体党员干部应以实际行动擦亮“党员名片”。
以“曲突徙薪防未然”的临战姿态,争做防汛抗旱的“预警员”。“备豫不虞,为国常道”。自然灾害变化莫测,但防汛抗旱行动必须积极主动、提前部署。党员干部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筑牢思想堤坝,以举措的确定性应对汛情的不确定性。思想上,领悟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救灾的重要论述,以如履薄冰的危机感保持对灾害风险的高度警惕。行动上,要建立健全应急预案,确保在灾情发生的第一时间,进行资源调度,及时奔赴现场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特别是在“七上八下”旱涝交替的时期,针对高温天气下水、电、气保障问题,要提前做好详细的规划和应对措施,确保在恶劣天气下,基础公共设施依旧能稳定运行,维持群众正常生活生产秩序。
以“沧海横流显砥柱”的使命担当,争做防灾避险的“战斗员”。水利、气象部门在发布高等级临灾预警时,应第一时间“叫醒”基层防汛负责人,保障责任人到岗就位,深入一线督查检查,关注河流水位、地灾隐患点及周围居民情况,必要时迅速组织开展人员转移救援等工作。在抢险过程中,党员干部应明确自身职责,压紧压实责任,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责任体系。与此同时,要落实“街乡吹哨、部门报道”机制,建立快速响应和部门联动防汛机制,做到应转早转、快转和尽转,确保不漏一户、不落一人,让职权真正围绕群众的防汛需求转。
以“一枝一叶总关情”的为民初心,争做群众安全的“讲解员”。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提升基层防灾避险能力是打好防汛战役的关键。以“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为目标,充分利用新媒体矩阵这把利剑,以通俗易懂的乡音和喜闻乐见的方式,让广大群众了解汛期各类灾害的特点和危害,掌握基础的防汛避险知识,形成人人关注安全、人人参与安全、人人传播安全的良好氛围。另一方面也要深入基层,走进农村、社区和学校,针对不同的人群和场景,开展针对性的应急培训和模拟演练,提高群众在紧急灾情下的应急能力,确保灾害应对工作的全面性和有效性。
“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全国上下一条心,用行动彰显中国力量,体现患难与共的意识,党员干部要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矢志情怀,用“抢险有效”“救灾有序”的实际行动为党树立起一面“行走的旗帜”,真正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受灾群众的心坎里。(作者:张雅迪)
上一篇:党员干部用“身体密码”守护汛期安全
下一篇:莫让履职清单沦为“纸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