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空间革命撬动基层治理“全域活力”
更新时间:2025-08-05
浏览量:
在基层治理的进程中,党群服务中心是服务群众、凝聚人心的关键枢纽。然而,面对新时代下群众日益多元的新需求,部分党群服务中心资源仓面临着功能单一、活力不足的困局。如今,一场以建立“党群服务公共资源仓”为核心的空间改造在基层兴起,为基层治理注入了澎湃活力。
破闲置困局,变“冷板凳”为“热炕头”
一直以来,部分党群服务中心阵地未能切实聚焦群众生活需求点,存在为建而建、建而不用、用而不活等情况。建好是基础,关键是用好、管好,最大限度发挥效用。要深度挖掘辖区党群阵地存量空间潜力,建立“资源清单+需求清单”的双向对接机制,精准对接需求使功能配置直抵民生所盼。通过在社区图书馆开展读书分享会,开办党群服务中心红色电影节,在共享空间开设烘焙、非遗手工等课程,使得闲置空间接地气、冒热气,更聚人气。
聚治理合力,变“独角戏”为“合唱曲”
基层治理不是政府的“独角戏”,而是多方共同参与的“大合唱”。提升党群阵地服务水平,创新服务模式成为关键之举,通过“政府引导+社会力量参与”的模式,打破以往“单打独斗”局面,搭建起一座沟通的桥梁,让社会组织、专业机构等各方服务力量得以进驻阵地。通过新型社会组织关爱特殊儿童,开办共富市集沉浸式助力青年就业,建立“骑手之家”温暖新业态群体等举措,辅以政府制度保障与情感共鸣,全方面构建“服务有价值、城市有温度”的生态。
建长效机制,变“方寸地”为“万象园”
资源仓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制度创新的“四梁八柱”,探索共建资源仓运营“积分制”模式,将场地使用频次、服务创新指数、群众满意度等指标转化为可视化积分,激励社会组织等带资源、活动、服务入驻,形成“贡献-积分-回馈”的良性循环。同时,创新“资源仓合伙人”制度,通过“空间换服务”模式吸引企业以投入设备、输出课程等形式入驻,并与第三方教育培训机构置换资源,换取作品展示、机构宣传等场地使用权,通过打好“制度组合拳”,让资源仓真正从“物理空间”升级为“治理生态”。 (作者:杨琼媚)
上一篇:赓续“八一精神” 砥砺前行担使命
下一篇:“深、实、细”三步走做优基层社区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