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先锋网
网站首页 前沿动态 社情民意 乡村振兴 群众路线 时代先锋 先锋观察 组工建设 教育之声 先锋评论 今日关注 党建之声 本网聚焦

“深、实、细”三步走做优基层社区工作

更新时间:2025-08-05 浏览量:

社区是社会治理的最小单元,治理成效往小了关系到群众的幸福指数,往大了看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只有把社区工作真正做到“深、实、细”,才能真正提升群众幸福感和满意度。

在“深”上下工夫,深入群众挖需求。群众的“心里话”往往藏在柴米油盐里,埋在街巷邻里间,不会凭空摆在纸上。社区工作要勤跑、多问、善思,既进得了群众家门,更迈得进群众心门,才能深度挖掘群众关心关切的小事,找准解决问题的小切口。无论是在菜市场唠唠家长里短,到广场舞队伍里聊聊生活琐碎,还是在楼栋公示栏前看看居民留言,这些带着地气的交流,比单单依靠调查问卷更能摸到真实需求。只有“蹲下去”把民情日记写好,把“老人买菜远”“充电桩不足”等小事一一记下,梳理成“需求清单”,才能让社区工作始终跟着群众呼声走。

在“细”上下工夫,精耕细作获信任。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社区治理的精度,体现在对“小事”的较真里。坚持把群众放在心上,俯首躬身,下足“绣花”功夫,才能让社区治理的针脚更为细密、运行更为顺畅。如社区环境整治,不能满足于扫干净,更要琢磨怎么保持干净,可通过“网格长+楼栋长”的精细划分,让乱堆乱放有人劝、垃圾落地有人清。化解矛盾不能止于“劝和好”,更要找到“病根”,面对楼上楼下的噪音纠纷、停车位之争,在协商中找到平衡点,细致地做好矛盾调解工作,真正变治理的“最后一百米”为“服务零距离”

在“实”上下工夫,实干为民求认可。群众的急难盼愁问题理应是基层关注的重点,问题解决在群众需求里,实事办在群众心坎上,算好“民生账”自然能得到群众认可和掌声。比如电动自行车“飞线”充电的安全隐患,不能只贴通知“禁止”,更要通过实地摸排户数、协调场地资源、安装智能充电桩,让群众“充电方便又安全”。面对老旧小区改造,也不能搞“一刀切”,而应挨家挨户问需求,让每个方案都带着“烟火气”,把难事办妥、好事办优。(作者:徐子涵) 

文章来源:四川先锋发布 文章作者:

上一篇:以空间革命撬动基层治理“全域活力”

下一篇:管住“乱吃的嘴”,方能守牢廉洁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