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先锋网
网站首页 前沿动态 社情民意 乡村振兴 群众路线 时代先锋 先锋观察 组工建设 教育之声 先锋评论 今日关注 党建之声 本网聚焦

让“硬杠杠”成为基层减负的“定盘星”

更新时间:2025-08-07 浏览量: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首次以党内法规形式制定出台为基层减负的制度规范,明确了“年度实际发文数量一般只减不增”“考核应当化繁为简,不搞“千分制”等“硬杠杠”,为深化拓展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提供了重要制度遵循。基层干部要把“硬杠杠”作为干事创业的“定盘星”,轻装上阵、实干担当,让基层治理焕发新活力。

以“硬杠杠”为“风向标”,校准思想偏差,把“要我减负”变成“我要减负”。

《若干规定》直面基层减负工作中的新问题、新情况,以“小切口”设定“硬约束”,从精简文件、会议、督查检查考核,到规范借调干部、政务应用程序、基层权责等方面,作出既有定性要求又有定量标准、既有禁止性规定又有保障性措施的明确部署,为基层减负提供了清晰的“路线图”和“施工图”。广大基层干部需深刻领会其精神实质,认识到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是打通党中央决策部署“最后一公里”的关键举措,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要求上来。要摒弃“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消极心态,克服“等靠要”思想,树立“主动减、带头减”的意识,从“被动应付”转向“主动作为”,以思想自觉推动减负工作落地见效。

以“硬杠杠”为“指南针”,把握工作重点,把“盲目减负”变成“精准减负”。

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是基层治理的“绊脚石”,《若干规定》聚焦基层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精准施策、靶向治疗。基层干部要以《若干规定》为标尺,直击文件过多过滥、会议冗长低效、督查检查考核“满天飞”、过度留痕、“指尖上的形式主义”等痛点。在精简文件上,严控数量、提升质量,杜绝“白头文件”“便笺代替正式文”等规避行为;在精简会议上,压缩频次、控制规模,力戒“层层陪会”“连夜传达”等形式;在规范督查考核上,严格计划管理,不将“领导批示”“留痕多少”作为评判标准,防止“问责泛化”;在整治“指尖形式主义”上,清理整合政务APP,杜绝“强制打卡”“投票排名”等异化行为,让减负减到关键处、减到基层心坎上。

以“硬杠杠”为“动力源”,激发担当作为,把“被动落实”变成“主动落实”。

减负不是“减责任”,更不是“减担当”,而是为了让基层干部从形式主义束缚中解脱出来,集中精力抓落实、惠民生。《若干规定》的出台,为基层干部“松绑”的同时,更注入了担当作为的“强心剂”。广大基层干部要以《若干规定》为契机,把省下的时间和精力用在察实情、解民忧上:树立正确政绩观,不搞“形象工程”“政绩工程”,多做打基础、利长远的实事;增强责任意识,面对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不推诿、不退缩,主动啃“硬骨头”;提升履职能力,善用信息化手段提高工作效能,让基层治理更精准、服务更高效。唯有把减负成效转化为干事创业的动力,才能真正让基层减负的“硬杠杠”,变成群众获得感、幸福感的“实支撑”。(作者:张正)

文章来源:四川先锋发布 文章作者:

上一篇:蹭饭书记的“饭碗”里,盛着乡村振兴的“民心”

下一篇:巧饰“边角料”,实现城市颜值与品质双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