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基层沃土中拔节生长
更新时间:2025-09-26
浏览量:
基层是改革发展的主战场、维护稳定的第一线,也是年轻干部成长的沃土和历练的熔炉。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要着力解决部分年轻干部在农村基层“水土不服”问题。这是对组织部门的提示,也应是对年轻干部的鞭策。从“象牙塔”飞奔到“田野间”,不仅意味着环境的改变,更关键的是实现心态和角色的转变。基层年轻干部要入乡随俗,努力克服自身出现的“水土不服问题”,在思想和行动上与基层“双向奔赴”,化“水土不服”为“如鱼得水”,在基层沃土中拔节生长,为乡村振兴注入青春力量。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理论学习是提高干部素质和执行能力的基础,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只有自觉加强理论学习,扎实理论功底,不断激发自身潜力,昂扬精神动力,才能以更高的政治素养为人民服务。基层年轻干部身处一线平台,是距离群众最近地方,也是情况复杂多变、重难点问题较多的地方,除了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更要用好基层一线的学习课堂和实践基地,结合基层的真实情况,充分利用自身的知识优势,把党的创新理论变得“鲜活生动”。要将学习融入工作日常,紧跟时代发展的“旋律”,把准智能互联时代的“脉搏”,围绕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等重要任务做到全面系统学、及时跟进学、深入思考学,理清工作思路,不断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用结合、知行合一,锤炼真本领。
理论联系实际是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也是我们党的三大作风之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党的历史反复证明,什么时候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得好,党和人民事业就能够不断取得胜利;反之,党和人民事业就会遭受挫折,甚至出现严重困难。”要把理论与实践结合好,除了要有深厚的理论功底,还要用好调查研究“传家宝”。打印纸上看不见真基层,电脑屏幕里看不清真一线,年轻干部要用脚步去丈量每一寸土地,用眼睛去观察每一处细节,主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要认真处理好“我认为群众需要”和“群众实际需要”二者之间的关系,聚焦教育、医疗、就业、养老等关键领域,倾听群众真实心声,了解群众迫切需求,全方位体察实情,真正把情况摸清、把问题找准、把对策提实,努力将调研成果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惠民成效。
回望过去,从延安窑洞里纺车摇出的“自力更生”,到脱贫攻坚战场“一个都不能少”的庄严承诺,一代代共产党人用实干担当托举起民族复兴的脊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青年有着大好机遇,关键是要迈稳步子、夯实根基、久久为功。心浮气躁,朝三暮四,学一门丢一门,干一行弃一行,无论为学还是创业,都是最忌讳的。”大道至简,实干为要。基层年轻干部要赓续实干精神,练就实干担当的“铁肩膀”,扛起新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重担,脚踏实地、真抓实干,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要把握基层历练机会,以“所学”服务“所用”,在增强干事能力的同时发扬创新精神,以“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闯劲解放思想,积极探索新路径,开创新模式,以勇气和本领领航开道,不负青春年华,书写时代荣光。(作者:曲丽娟)
上一篇:以文旅消费担当绘就国庆民生画卷
下一篇:党员干部当摒弃“差不多”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