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节日廉关”筑牢作风建设“长城”
更新时间:2025-09-29
浏览量:
国庆、中秋将至,为巩固拓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成果,中央纪委办公厅日前印发《关于国庆中秋期间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从严纠治“四风”的通知》,要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加强监督检查,坚决防止“四风”反弹回潮。(新华社 9月27日)
从 2012 年中央八项规定出台至今,作风建设历经十余年淬炼,已成为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的金色名片。在这万家团圆、举国欢庆的特殊节点,广大党员干部须以“节点”为“考点”,以“廉节”为“考卷”,在守护万家灯火中彰显政治担当,在纠治节日歪风中淬炼忠诚本色。
以“严的基调”筑牢思想堤坝。节日风气是党风政风的“晴雨表”,更是检验党员干部党性修养的 “试金石”。从中央纪委近期通报的八起典型案例中,我们发现节日期间人情往来密集,容易成为利益输送的突破口。这些案例都是政治纪律松弛的表现,严重侵蚀党的执政根基。政治问题往往从作风问题演变而来,我们必须高度审视“四风”问题,将节点监督作为践行“两个维护”的具体行动,以“眼里揉不得沙子”的较真劲,坚决清除破坏政治生态的作风 “污垢”。思想“总开关”拧不紧,行为就会“闯红灯”。巩固作风建设成果,既要靠制度约束,更要靠思想自觉。各级部门要结合主题教育,推动党员干部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将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融入血脉、化为行动。通过召开警示教育会、编印案例汇编、开展廉政谈话等方式,引导党员干部算好 “政治账”“经济账”“家庭账”,自觉抵制 “节日腐败”,做到 “心不动于微利之诱,目不眩于五色之惑”。
以“实的举措”净化节日生态。“四风”问题具有顽固性反复性,节日期间往往穿上“隐身衣”、躲进“青纱帐”。从中央纪委通报情况看,违规吃喝从“会所宴”转向“一桌餐”,礼品礼金从“线下送” 变为“线上寄”,甚至出现“不吃公款吃老板”“借培训之名行旅游之实”等新变种。这些问题不仅损害群众利益,更严重影响党和政府公信力。监督执纪必须紧跟 “四风” 新动向,做到魔高一尺、道高一丈。纪检监察机关要创新监督方式,整合财政、税务、审计等部门数据,运用大数据筛查异常发票、公务用车轨迹,精准识别 “虚列开支”“私车公养”等隐蔽问题。同时,要畅通群众监督渠道,通过“随手拍”“一键举报”等方式,让“四风”问题无处遁形。对顶风违纪行为必须露头就打、严惩不贷。纪检监察机关要坚持“一案双查”,既追究直接责任,又倒查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对“四风”问题多发频发的地区和单位严肃问责,形成强大震慑效应。
以 “治的理念” 深化标本兼治。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必须常抓不懈、久久为功。从近年实践看,节日期间“四风”问题反弹,往往与制度漏洞、监管缺位密切相关。构建长效机制,要坚持“当下改”与“长久立”相结合。一方面,要针对节日期间易发多发问题,完善财务报销、公车管理、公务接待等制度,扎紧织密制度笼子。另一方面,要深化风腐同查同治,对“四风”问题背后的利益输送、权钱交易深挖细查,斩断“由风及腐”的链条。文化是最深层的治理力量。要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将廉洁元素融入节日习俗,让清风正气飞入“寻常百姓家”,浸润万家灯火。把廉洁故事编成戏曲在节日期间巡演,社区组织 “廉洁月饼 DIY” 活动,这些创新实践将纪律要求转化为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形式,形成了以优良党风带动社风民风的生动局面,推动党员干部树立正确权力观、家庭观、消费观,在全社会营造崇廉尚洁的浓厚氛围。
“作风建设无小事,常抓不懈筑根基。”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让作风建设真正化风成俗,这既是庄严承诺,更是行动号角。唯有以“永远在路上”的执着,才能在新时代新征程上赢得更加伟大的胜利和荣光!(作者:万代红)
上一篇:风雨抗“桦”:台风考验下的防灾智慧与坚守
下一篇:从“鸡排哥”的走红看人才成长与时代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