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会议新风促实干作风
更新时间:2025-09-29
浏览量:
会议是统一思想、推动工作的重要方式,但一段时间以来,“会议落实会议”“议而不决、决而不行”等形式主义问题在基层不同程度存在,不仅加重了基层负担,更影响了工作实效。让基层陷入“会长、话多、效寡”的困境。近年来,一场以“减负”为关键词的深刻变革自上而下席卷基层,催生出求真务实、精准高效的会议新风。这股新风拂面而来,既改了旧貌,更令人倍感清新与振奋。
会议新风尚,首在“实”。打破传统的集中会议模式,会议方式实地化。领导干部深入田间地头、工厂车间、街头巷尾,在现场召开会议,实地了解工作情况,现场研究调整方案,突破时间与空间限制,让基层民声“声声入耳”。摒弃泛泛而谈的理论宣讲,会议内容务实化。会前充分调研、摸清情况、找准问题症结,紧扣基层实际需求。会上讲真话、报实情、建真言,确保会议讨论民主集智,会议决策科学可行。会后成果实际化,推行会议决议清单化管理,明确责任主体、完成时限和工作要求,提高督办反馈意识,真正实现“决而有行、行而有果”。
会议新风尚,贵在“简”。坚持把精简高效作为会议的基本要求。会议数量精简化,高效聚焦核心事务。在基层减负的大背景下,上级部门统筹规划,从源头严控会议数量、频次和规模,可开可不开的会议坚决不开,能合并的会议坚决合并,能以视频形式召开的坚决不再线下集中,真正实现“非必要不开会”。会议流程简短化,有效压缩会议时长。领导讲话不再是长篇大论,而是“捞干货”“挤水分”,直奔主题,“开短会、讲短话、求实效”的理念深入人心,让广大干部从“会海”中成功解脱。会议布置简单化,避免形式资源浪费,切实降低会议成本,践行勤俭节约、绿色环保的理念。
会议新风尚,重在“效”。坚持把实际成效作为检验会议质量的标准,纠正“会上热热闹闹、会后无声无息”的不良风气,使会议真正成为推动工作的“加油站”和“助推器”。随着不必要的会议减少,基层干部自主安排工作、深入一线的时间多了,会议负担减轻,释放出的不仅是时间与精力,更是基层干部的创造力与实干精神,工作的主动权与积极性显著增强。当基层干部不再“奔波于会场”,便能更频繁地出现在群众身边,更专注于主责主业,有更多时间倾听民声民意,解决“急难愁盼”,有更多精力谋划本地区、本部门的发展路径,推动政策精准落地,真正实现了“减会议之负、增实干之效”的良性循环。
以“实、简、效”新风破解“会长、话多、效寡”之困,这场基层会议变革不仅卸下了形式主义的重负,更激活了治理末梢的活力。当会议回归“推动工作、服务群众” 的本质,基层干部得以轻装上阵,治理效能在求真务实中持续提升,成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中一道坚实的注脚。 (作者:邵娅婷)
上一篇:从“鸡排哥”的走红看人才成长与时代变迁
下一篇:让基层治理迈向实干沃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