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立秋三候”,集成长经验
更新时间:2025-08-06
浏览量: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告别了“泥融飞燕子”的诗意之春,度过了“灼灼火俱燃”的炎热之夏,我们迎来了“新香浮䆉䅉”的收获之秋。据先秦典籍记载:“立秋之日,凉风至;又五日,白露降;又五日,寒蝉鸣。”党员干部应深刻领悟其中暗藏的成长之道,切实走好人生专属的“立秋三候”,奋力谱写精彩激昂的时代华章。
沐飒飒凉风、息浮躁之心,在真抓实干中积攒过硬本领。“暑自今宵伏,风从此日凉。”立秋时分所吹的西方凄清之风曰凉风,此时的风拂过衣袖,慢慢吹散灼热难耐的暑气,给人们带来凉爽的舒适感。在现实工作和生活中,当“同辈压力”与“本领恐慌”如影相随,有些干部难免会急于求成、疏于筑基,从而陷入心浮气盛的焦虑旋涡。因此,党员干部应借助凉爽秋风驱除烦闷情绪、平复躁热心态,以脚踏实地的沉稳定力和向下扎根的执着韧劲,把每一次基层历练与每一场实践锻炼,都当作增长才干、积攒经验的宝贵熔炉。要主动摒弃“镀金抹粉”的功利思想,将主要精力用到狠抓落实中,将重点功夫下到跟踪问效上,在稳扎稳打、戒骄戒躁中创造出无愧于人民的非凡业绩。
穿茫茫白露、闯险峻之关,在攻坚克难中锤炼傲然骨气。“寒声喧耳外,白露滴林头。”立秋初始昼夜温差逐渐增大,水蒸气在清晨尚未完全凝结,远远望去,大地如薄雾笼罩、似轻纱环绕。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各种不确定难预料的危机显著增加,迫切要求广大党员干部在前行道路上拨开层层迷雾、找准奋进方向。要卸下拈轻怕重的“包袱”、勇挑“千斤重担”,抛开贪图安逸的“面具”、敢接“烫手山芋”,遇见矛盾困难时少计较得失、多分析原因,面对艰苦挑战时少考虑成败、多寻找方法,做到干事不躲事、闯险不惧险、尽责不推责,以逢山开路的昂扬锐气和迎难而上的铮铮傲骨,在时光的洗礼与时代的考验中劈波斩浪、超越自我。
听阵阵蝉鸣、守高洁之志,在修身律己中砥砺清廉品质。“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秋季鸣蝉藏于高枝、声音清越,更因其出尘不染、以露为餐的特性,被古人视为志洁行廉的象征。修身律己是党员干部的为政之道,党员干部应学习寒蝉“含气饮露、黍稷不享”的高尚品格,在任何情形下遵规守矩不越红线、坚持原则不讲条件、率先垂范不打折扣,时刻以党章党规党纪为明镜、以先进榜样人物为旗帜,在对标对表中抵制不良的歪风邪气、培育朴素的道德情操。要耐得住孤独寂寞,经得起利益诱惑,严以律心保持清醒头脑,严以律行远离低级趣味,严以律亲涵养勤俭家风,追求淡泊名利的思想境界,站稳对党忠诚的政治立场,全心全意尽公仆之本、办利民之事、谋发展之策。
“亭皋才落叶,天下已知秋。”八月立秋是丰盈的季节,万物转化成春生夏长的累累果实,迈入了秋收冬藏的过渡旅程。作为党员干部,我们当抓住机遇,不负年华,在真抓实干、攻坚克难、修身律己的奋斗征途中,汲取成长养分、绽放璀璨光芒。(作者:翟云雪)
上一篇:深查细管实治,筑牢国企“逃逸式辞职”防护网
下一篇:蹭饭书记的“饭碗”里,盛着乡村振兴的“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