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三拍”干部看廉政风险
更新时间:2025-09-21
浏览量:
《人民日报》刊文评论《警惕“三拍”干部背后的政绩冲动》,指出“三拍”干部出现的种种问题,归根结底是政绩观错位、责任心缺失导致。“三拍”看似三种不同表现,实则同根同源,都是权力失控与责任虚化的典型症状,暗藏着多重廉政风险点,不仅造成公共资源浪费,更严重侵蚀党的执政根基。
“拍脑袋”决策的本质是权力寻租的温床,当重大决策脱离调研论证,当民主集中制沦为摆设,权力便在真空中肆意生长。给决策者念好民主决策的“紧箍咒”,建立重大决策终身责任追究制度,完善民主决策程序,严格执行“三重一大”事项集体决策规定,推行决策事项细节清单化,推行决策前“政策、风险、效益”综合评估,决策过程紧密结合实际情况,进行民主协商、遵循科学论证、落实专家评估等程序要求,实行重大决策事项网上公示,确保每个决策都经得起历史检验。
要遏制“拍胸脯”保证现象,承诺的分量在于实事求是,“拍胸脯”保证的背后是诚信体系的崩塌。不顾政策限制、面对群众信誓旦旦“没问题”,转身对上级夸口“百分百”,这种双面承诺实则是责任逃避的前奏,让诺言沦为工具,信任便成奢侈品。为干部穿上务实高效的“瘦身衣”,要改革考核评价机制,建立因地、因时、因人制宜的差异化考核指标体系,杜绝“数字出官”现象,健全重点事项进度、问题台账管理,将承诺兑现率作为干部考核的硬指标,通过多方监督,督促领导干部尽力、量力而行。
让“拍屁股走人”走不成,责任的落实需要制度保障,“拍屁股”走人的本质是缺乏担当,想通过逃避责任、转嫁矛盾来避免制度规定的处罚。为“拍屁股”者扣好监管问责的“安全带”,建立离任交接“全面审查、透明交接、审核归档”等流程,完善离任审计制度,对重大项目、重点资金、重要岗位做到审查必严,对交接内容的规范性、合理性、全面性进行核查。强化日常监督,整合组织、审计等多部门监督资源,构建全方位监督网络,让权利在阳光下运行。(作者:王优优)
上一篇:流量为墨,乡土为纸:“网红书记” 董桂林的振兴答卷
下一篇:用心换“新” 焕出乡村新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