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先锋网
网站首页 前沿动态 社情民意 乡村振兴 群众路线 时代先锋 先锋观察 组工建设 教育之声 先锋评论 今日关注 党建之声 本网聚焦

作风建设贵在“常”“长”

更新时间:2025-09-24 浏览量:

近日,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中央指导组暨中央层面工作专班总结会议在京召开。会议强调,学习教育结束不是作风建设的终点,而是新的起点,要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这一重要要求,既彰显了我们党对作风建设内在规律的深刻洞察与精准把握,更为新时代持续深化作风建设指明了清晰方向。实践早已证明,作风建设贵在坚守“常”“长”二字,唯有以常抓不懈的韧劲、久久为功的耐心持续发力,方能推动党的作风不断向好,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筑牢坚实根基。

抓“常”,核心在于常态化发力、见日常成效。作风问题具有顽固性与反复性,其治理不可能一蹴而就,更无法一劳永逸。过往经验警示我们,若缺乏常态化的抓建举措,极易陷入“抓一抓就好转、放一放就反弹”的恶性循环。这就要求各级党组织必须将班子与干部队伍作风建设牢牢抓在手中、扛在肩上,建立常态化作风分析机制,精准捕捉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做到早发现、早介入、早处置。要将作风建设全面融入日常工作的各环节、各领域,通过常态化开展专题学习教育、精准化实施监督检查等举措,让党员干部时刻绷紧作风建设这根“思想弦”。同时,要常态化落实谈心谈话、批评与自我批评等制度,及时纠正作风偏差,真正实现抓早抓小、防微杜渐,让优良作风成为日常习惯。

抓“长”,关键在于长效化推进、见持久实效。集中整治虽能在短期内破解突出问题,但要从根本上铲除作风问题滋生的土壤,必须依靠制度建设固本培元。要以改革创新思维固化作风建设成果,从体制机制层面堵塞滋生不正之风的漏洞。一方面,需紧盯作风建设新动向新问题,针对“四风”问题隐形变异等突出情况,及时修订完善相关制度规范,让制度体系更具科学性、严密性与针对性;另一方面,要强化制度执行的刚性约束,坚决破除“制度空转”“执行打折”等形式主义问题,让制度真正成为带电的“高压线”。对违反制度规定的行为,必须坚持有纪必执、执纪必严、违纪必究,以严肃问责倒逼制度落实,确保作风建设成果经得起时间与实践的检验。

抓“常”与抓“长”并非孤立存在,而是辩证统一、相辅相成的有机整体。抓“常”是抓“长”的坚实基础,只有通过日常的持续发力、常态养成,才能让优良作风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为长效建设筑牢思想根基与群众基础;抓“长”是抓“常”的根本保障,唯有通过健全长效机制、强化制度约束,才能巩固拓展常态化建设成果,有效防范作风问题反弹回潮。二者互为支撑、同向发力,共同构成作风建设的完整闭环。

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没有完成时,只有进行时。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新征程上,我们必须深刻认识作风建设的极端重要性与长期复杂性,始终发扬彻底的自我革命精神。以“常”字打底强基础,以“长”字为要固根本,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持续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唯有如此,才能让党的作风更加优良,让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更加紧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起强大的精神力量与坚实的作风保障。​(作者:郑鑫)

文章来源:四川先锋发布 文章作者:

上一篇:莫让“例会”成服务的“例外”

下一篇:提升政治站位是基层干部履职尽责的根本遵循